1213易切削鋼主要用于制作受力較小而對尺寸和光潔度要求嚴格的儀器儀表、手表零件、汽車、機床和其他各種機器上使用的,對尺寸精度和光潔度要求嚴格,而對機械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的標準件,如齒輪、軸、螺栓、閥門、襯套、銷釘、管接頭、彈簧座墊及機床絲杠、塑料成型模具、外科和牙科手續用具等。
1213易切削鋼化學成分:
碳(C)≤0.13,錳(Mn)0.70~1.00,硅(Si)≤0.10,磷(P)0.07~0.12,硫(S)0.24~0.33
易切削鋼(free cutting steel)在鋼中加入一定數量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硫、磷、鉛、鈣、硒、碲等易切削元素,以改善其切削性的合金鋼。又稱自動機床加工用鋼,簡稱自動鋼。這類鋼可以用較高的切削速度和較大的切削深度進行切削加工。由于鋼中加入的易切削元素,使鋼的切削抗力減小,同時易切削元素本身的特性和所形成的化合物起潤滑切削刀具的作用,易斷屑,減輕了磨損,從而降低了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刀具壽命和生產效率。
易切削鋼的發現
筒吏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1918年),美國人首先發現硫在鋼中對改善切削性的作用,生產出自動機床用硫系低碳易切削鋼,后來英、蘇、德、日、法等國也相繼生產自動機床用硫系易切削鋼并逐步使之系列化。硫系易切削鋼的產量大,用途廣,許多新型易切削鋼也是以硫系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易切削鋼的形成
約在1932年后,人們受到切削性異常優越的鉛黃銅的啟發,開始研制含鉛的易切削鋼。因鉛有劇毒,當時在冶煉和安全防護等方面的技術問題還沒有解決,直到1937年美國研制出含鉛易切削鋼。1958年,日本引進此種技術并開始研制新的鉛易切削鋼,到1975年日本公布的含鉛易切削鋼優質就有25項之多。前蘇聯是在70年代初才開始生產鉛易切削鋼。
易切削鋼的發展
隨著機械切削加工不斷向自動化、高速化和精密化方向發展,對材料的切削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出現了切削性更佳的鉛一硫復合易切削鋼,又稱為超易切削鋼。此后各種鉛一硫二元和多元復合易切削鋼陸續問世。